企业动态

不锈钢使用性能与磁性

 不锈钢的主要特点是高强度和高防腐抗氧化性能,借助这种特性,我们可以在潮湿的恶劣环境中使用不锈钢产品。
 磁性是钢铁类产品的一个普遍存在的物理特性,只有一些有特殊使用要求的钢,我们才设法减弱或消除其磁性。
  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都知道不锈钢是没有磁性的,并借助磁铁来鉴别不锈钢,这种方法不是很****,首先锌合金、铜合金一般都可以仿不锈钢的外观颜色,也没有磁性,容易误认为是不锈钢,而且精铸的不锈钢由于其由热加工形成,并有机械抛光和磨光等后续工序,会有轻微的磁性,所以不能只凭一个磁铁来判断不锈钢的真伪。
  不锈钢主要有两大类,分为铁素体类和奥氏体类,就是我们常说的不锈铁和不锈钢,其成份和型号分别为304不锈钢,成份含Cr17-19%,含C小于0.07%,含Ni8-11%;430不锈钢成份含Cr16-18%,含C小于0.12%,有时也会用到一种耐热不锈钢316,主要用在医学器械上,其成份为含C小于0.08%,含Ni10-14%,含Cr16-18.5%,含Mo2-3%。
  我们从以上的成份中可分析出各种材料的性能和磁性强弱,首先从不锈钢的化学成份中各种物质的作用上看一看,(C)碳的含量越高越容易形成铁素体,铁素体能被磁体磁化,我称之为有磁性,相对应的,在不锈钢中形成奥氏体时不具有磁性,铁素体多,磁性强。
   Cr是提高耐磨和耐腐蚀的,含量在12%以上就不容易生锈,有强的防腐蚀性能,Ni可以细化晶粒,与Cr和Ni配合大大提高高温强度和耐腐蚀性,Mo可以阻止奥氏体向铁素体的转变,啬搞氧化性能和耐腐蚀性,从这些化学元素的作用,我们可以得出不同材料的化学和物理性能:
 430不锈铁含Cr超过12%有一定的搞腐蚀能力,含C较多,主要成份为铁素体,有强的磁性。
 304不锈钢含Cr超过12%并含Ni达到8-11%,有非常强的耐腐蚀性能,含C较少,绝大部份是奥氏体,只有轻微的磁性,奥氏体在300-400摄氏度时会向铁素体转化,精铸的304不锈钢是热加工铸造的,且在后续的抛光和机械磨削中经过局部高温下的加热就容易形成铁素体,因此,有一定的磁性,冷加工形成的不锈钢带或板料,铁素体非常小,磁性弱,甚至没有。
    医学上常用的316不锈钢属于特殊钢种,造价相对高一些,加入32%-33%的微量元素Mo,Mo的作用是阻止奥氏体向铁素体的转化,因而很少有磁性。
   通过上面的阐述,我总结为冷加工的奥氏体不锈钢一般无磁性,热加工的奥氏体不锈钢有轻微磁性,奥氏体不锈钢都具有很强的防锈、抗腐蚀能力,铁素体不锈负有磁性,防锈抗腐蚀能力弱。

上一篇:316L和317不锈钢性能的比较

下一篇:不锈钢材料设备加工及表面处理总概述